MS88明升-M88体育

13 Apr
旷古烁今的灵渠文化
旅游新闻 资料来源:MS88明升-M88体育集团 发布者:MS88明升-M88体育文化 阅读次数:0 字体:  

    秦腔古韵,陡兵遗风。2017年4月15日桂林灵渠秦文化节将再次拉开帷幕,让世人似乎看到,灵渠文化在广西、在中国乃至世界史学界、文化界一直没有停止过讨论和研究。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历史上,秦代有两项事关国家发展大计和民族安危的伟大工程,即长城与灵渠。这两项工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为推动中华文明的进步与繁荣均做出过卓越贡献。但今天中国,人却多知有长城而鲜知有灵渠。不光是普通百姓对灵渠知之甚少,即便是理论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能对灵渠做系统深入研究的也不多,故对其历史价值及其定位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并重新认识。那么,灵渠在历史上究竟具有何种文化价值呢?灵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什么精神?

一、灵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

    秦始皇三十三(公元前214),秦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这一旷古工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那种气吞山河的雄伟意志,这种意志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小觑的。

      与此同时,始皇帝因平定百越的战事受阻,为解决军需转运的窘困,灵渠也在祖国的南疆被开凿出来。这在当时既没有现代的精确测量仪器,也没有先进的挖掘器械,但要在地质结构十分复杂、落差几十米、遍布石灰岩层的崇山峻岭中去开凿一条能行船的运河,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祖先们面对的第一大困难是要建一条拦河坝,将汹涌的湘江一分为二,使长江水系与珠江系联接贯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为了准确地将湘江三七分流,达至三分入漓,七分入湘,设计者将拦河大坝构建成人字形滚水坝,俗称大、小天平。天平的设计可谓巧夺天工,大天平拦截的水刚好就七分入湘江,小天平之水则恰好三分注入漓江。为了消减特大洪水对大坝的冲击力,工匠们在大小天坝结合部都加建了一个犁铧水坝。该设施不仅有效减轻了洪水对拦河坝的冲击破坏,而且其坝嘴犁铧迎湘江水犁浪而分,使得河水就像用天平量过一样,十分精确地进行了三七分流,而到了洪水季节,多余的洪水则从滚水坝流入湘江故道,从而使灵渠的水始终保持相同的流量,以保证航畅通。

      灵渠的设计十分灵巧,水量调节真正做到了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据《灵渠志》记载,明代一位糊涂的县官嫌灵渠河道太小,满足不了大船航行,曾下令拓宽灵渠,结果渠宽水浅,反而大小船全通不了,成为灵渠历史上的一个笑柄。

      此外,灵渠的另一瓶颈是如何在短短36公里、落差数十米的陡峭山谷中平稳行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先辈们先是将灵渠设计得曲折舒缓来减小水的落差,再在最陡峭的三十六个地段,设计了三十六座陡门即船闸升高水位,利用水位升降,使根本无法行船的地段也畅通无阻。

      灵渠由此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成为在世界上率先利用船闸通航,运行时间最久且仍完好无损的拦河大坝。祖先的这些成就,令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水利专家也惊叹不已。申遗专家尤嘎·尤基莱托博士称灵渠为世界水利史奇观,世界船闸之父。

      古灵渠的设计注重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注重航运、灌溉综合效益的利用,这种天人合一注重环保的设计理念令现代人亦望尘莫及,与我们现代工程急功近利、肆意破坏环境的所为形成了强烈反差。

      灵渠的中下游地段还附带设计了很多排灌设施,既有效实现了排洪,以附带开凿了大量农田,满足了军队长期 边的需要。在众多不同形式的排灌设施中,最著名的是南渠县城段渠田垌的排灌分渠。为四条排灌渠沟不仅为洪水季节及时排洪起到关键作用,还依排港灌渠开垦出一望无际旱涝保收的良田,灵渠两岸因此开垦良田数万亩,这为当时远离京城戍边部队之军需以及百姓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灌溉设施还是研究古代屯田文公的最珍贵遗迹。凭此而论,中国最早的屯田文化当出自现在秦代而非汉代,地点也在广西兴安而非西域新疆。

      二、灵渠展现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开拓性文化

      值得指出的是,灵渠的开凿,虽然仅有短短的36公里,但在中国尚无公路等现代的运输条件下,成为了当时的西南交通大动脉,受其直接影响的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云南、贵州及四川部分地区。据史料记载,明清时灵渠的客货来往船只日达三百多艘,如果每船运送货物十吨,每天运量就是三千多吨,,假如全部载客,每船三十人,来往客商可达九千余人,如此巨大的贸易量及人员往来,应该是西部丝绸之路的百余倍。

      灵渠通航,使得中原的战略物资,先进的耕作技术,纺织技术,优秀文化成果及其观念源源不断地涌入边陲地区,而边疆的奇珍异宝,名贵药材也通过灵渠输送到中原与咸阳,从而加速了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可见灵渠对促祖国西南边区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多么巨大的历史作用。没的灵渠,就没有西南今日之繁荣与稳定,没有灵渠,那至今保存完好,带有徽派建筑风格及特色的云南和顺、丽江古民居也许就不存在。而通往南亚的茶马古道也会冷清得多。由于灵渠成为了沟通和繁荣西南的经济大动脉,成为了当时中国连接东南亚多个国家的“南方丝稠之路”,中国与东南亚诸国贸易文化往来日益繁荣,这也加速了中越、中泰经济、文化(特别是泰国的佛教文化)的交往。

      史学界认为,灵渠表达的是开拓型文化特征。历代王朝是通过灵渠沟通交往来促进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与繁荣,展现了中华民族重教化、息纷争、倡和谐、兴王道的治国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富有开拓精神的另一面。

      灵渠又是一部活的、流动着的历史,它承载见证了中国两千多年由征战融合的历史变迁,如果我们今天回头再看灵渠的历史,其文化宝库应由三大核心价值组成。

      一为显性的有形文化遗产:有如碧水长流的南北渠遗迹,巧夺天工的大小天平滚水坝,分水铧嘴与秦提,渠间一千多米的客货运码头,渠上的三十六座陡门,十余座古石牌坊,旱涝保收的渠田垌排灌设施与屯田文化遗址。还有雄伟的古石塔一座,点灯山古庙群一处,文庙一座及筒车浇灌设施十多个,古关隘一座,古战场遗址一处,古墓群多处等。

      二为隐性的无形文化遗产:有两千多年来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所给中华民族带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尚处于朴实无华的原始状态,如同未经雕琢打磨的和氏之壁,尚未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三为优美绮丽的自然遗产:园林化的水泊村、花桥村、打渔村、南陡村,秦提、柳林,城台岭小山丘约五平方公里范围的亭台楼阁,四贤祠纪念馆等。

网站首页
MS88明升-M88体育